鉴宝天书 - 第三百三十四章 千金买马骨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备用网站最新地址(记得收藏)
    处理完两女的事,吴迪转身对跟在身后的中年人说道:

    “先生,你找我是想出手那件葫芦吗?”

    那人咬着嘴唇点了点头,

    “大师,最近遇到点事儿,手紧,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,只好把这件珍藏了多年的葫芦拿来出手了。如果真能交到大师的手里也不算是埋没了它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那你准备开个什么价?”

    “王总那边给的估价是四十八万,我琢磨着这是上拍价,不但要等,还要交手续费,不如干脆就四十六万吧,这人穷也不能什么钱都挣不是?”

    吴迪摇了摇头,笑道:

    “这价钱可不行。”

    那人急道:

    “高了?大师,真的不能再低了,这四十几万远不够堵窟窿的,剩下的我还不知道要到哪儿去找呢!”

    他在潘家园问过价,那些黑心老板出价最高的一个也才给到十三万。他有点庆幸及时的接到了鉴宝节目的邀请,而且碰到了一个识货的小大师,可是,这会儿连他也这么说,难道这东西就真的那么不值钱?

    “剩下的从哪儿找?哎呀,我看多半是从我这儿找了。”

    看到大师要从藏友手里收东西,附近的人都围了过来,一会儿就聚了一大堆,听到吴迪这么说,有那脑子转的快的就叫道:

    “哥们,你遇到好人了!大师的意思是你的价格低了!他要给你抬抬价!”

    那中年人一愣,这买东西还有主动抬价一说?

    “这件葫芦是王和尚的作品,市场上几乎绝迹,所以价格不好估计。不过我想如果上拍的话,也就是在350万到450万之间,还要遇对人才行。这样吧,我取个中,400万,你看怎么样?”

    中年人嘴巴张的能塞下他那个葫芦,

    “大……师,这……怎么能行,有二百万足够了,什么都解决了……”

    人群中响起嗡嗡的议论声,有藏友直接就嚷上了,

    “大师,你也看看我这件呗,大明正德年间的青花瓷,稀罕玩意啊!”

    这一声仿佛提醒了大家,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,还是这儿好,不但不会遭那些黑心的老板坑,而且还给提价!要是按这比例,换我这件岂不是松松过千万了?

    吴迪示意大家安静,然后对中年人说道:

    “你看我们在这客气的,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才是卖家呢!走吧,我们去银行,要是按你说那价,估计你还没出这个门就会后悔!哈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那中年人听到吴迪这么一说,嘿嘿一乐,尴尬的挠了挠头皮,闷声发大财吧。刚才那话脱口而出,都差点没让他后悔死!他虽然有原则,不贪,但这是吴迪自己给出的价格,而且他还是这行里的了精品的,藏友大多都会问一句大师收不收。虽然真正想卖的可能没几个,但是如果能让他说上一句收,这也是以后吹牛的资本不是?

    下午开场前,吴迪收到了闻斓的短信,

    “接到了,一下飞机就问你,要你晚上过来吃饭……”

    吴迪挠了挠头,晚上吃饭肯定是和孟瑶她们一起,说还是不说?总不好一来就给人当头一棒吧……算了,丑媳妇总要见公婆,这新姑爷还能躲着不见老丈母娘不成,先去看看情况吧!

    下午一开场,宋世明就遇到了难题,将一幅纵轴画拿来求教何良栋,吴迪也伸着脑袋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这是一幅雪景图,无款,但诗堂有王铎的题诗,证明是北宋山水画三大家之一范宽的作品。

    画中山石树木直现于幅前,不留空间,让观赏者觉得有一股寒气袭来的身临其境感。群山簇拥,直指天空,深深的沟壑中,密林隐藏着萧寺,丛岩叠嶂中,“溪出深虚,水若有声”。由近而远堆叠的山峦,“折落有势”,山下寒树苍劲坚挺,势如铁帚,气势非凡。

    “这幅画从画风上看确实是范宽的作品,你们看这皑皑白雪覆盖下的群山深谷,山顶密林寒树丛生,山涧布置古刹、寒泉及行旅,以水墨染出阴翳的天空,山石皴笔不多而气象雄浑,无不显示出范宽“写山真骨”、“与山传神”的精湛技艺。但是……”

    何良栋一边指出画作的精华之处,一边急速的思考着。这么高明的仿画,多半也是名家所作,到底会是谁呢?

    吴迪认识这幅画,《雪山萧寺图》,虽然仿的几可以假乱真,但仍然能让人一眼就认出来。因为它的真迹在台北故宫博物馆,而且这一幅上也少了嘉庆的诸枚玺印。

    “请问,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的作品吗?”

    “范宽啊!我上网查了,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。对景造意,写山真骨,自成一家。其画峰峦浑厚端庄,气势壮阔伟岸……”

    何良栋摇手打断他滔滔不绝的话语,问道:

    “那你知道台北故宫博物馆也有这么一幅几乎一模一样的画吗?”

    “知道啊!但是大家都说我这幅才是真的。后来,我找了好几个专家看过,也都认为是真迹。我就说嘛,这真迹肯定是要留在大陆的,对吧,如果跑台湾去了那叫什么?在大陆,必须的……”

    原来你说真迹的理由是这个啊!那他娘的老子还冒什么被绑架的危险买画?有病啊!干脆直接找人画一幅说是不就得了?这台北都不行了,何况是美国?必须的!

    何良栋哭笑不得的打断他,

    “哦,那既然确定是真迹了,为什么还要拿过来?”

    “嘿嘿,这个……这不是心里始终不踏实嘛……听说几位大师都是行里的泰山北斗,就急匆匆的报名拿过来了。再说了,咱们如果能在电视上证明这是真迹,对那边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是……”

    几个人面面相觑,这位奇葩大哥,你就没想想我们要是敢说您老这幅是真迹,这脸可不就丢到台湾去了?

    何良栋面带不虞的皱眉道:

    “既然这样,那我就直说了。你的这幅藏品是仿作,它和台北故宫博物馆馆藏的那幅《雪山萧寺图》相比,最大的区别是少了嘉庆的几枚玺印。如果之前你请的专家没有告诉你这一点,那他们就不配称专家!不过,你的这幅画用笔流畅,布墨均匀,风格上模仿的很像,有可能也是名家的仿作,但是今天在这里就不讨论了,下一位。”

    那人卷好卷轴,对着吴迪做了一个往前递的动作,吴迪不由得苦笑摇头。这幅画确实画的不错,如果不是很贵的话,他倒是想要,因为天书多半能告诉他这是谁的仿作,说不定那个人的名气比范宽还要大。可是,你看这哥们的德姓,他敢沾手吗?

    经过这个小小的插曲,接下来的鉴定显得一帆风顺,很快就到了中场休息的时间。

    吴迪和宋世明两个烟枪躲在后台的角落抽烟,忽然看到一个人探头探脑的摸了进来,宋世明将烟头一脚踩灭,骂了一句“草”!因为进来的竟然是持有那幅《雪山萧寺图》的奇葩藏友。

    “两位大师,冒昧打搅,冒昧。我过来主要是想将这幅画出手。这个,最近手头有点紧,这幅寒家珍藏了百年的名画也留不住了,不知二位大师……”(未完待续。)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